疫情放开后贵金属市场:黄金与白银的博弈与机遇
随着全球主要国家逐步解除疫情管控,贵金属市场正经历复杂的价格重构。黄金作为传统避险资产,其走势既受经济复苏预期的压制,又因通胀阴影和地缘风险获得支撑;白银则因工业属性与金融属性的双重身份,展现出更剧烈的波动性。本文将从市场现状、驱动因素及未来展望三个维度,解析疫情后贵金属的投资逻辑。
一、当前市场:震荡中的分化
2025年5月以来,国际金价在3300美元/盎司附近反复拉锯。5月28日现货黄金报3301.79美元/盎司,单日跌幅1.26%,但次日即小幅反弹。国内金饰价格同步波动,老庙黄金、周六福等品牌单克价格跌至996-1005元区间,较前一日下跌9-16元。相比之下,白银因工业需求回暖表现更为活跃,但波动幅度常达黄金的2-3倍。
品种 | 5月28日价格 | 单日涨跌幅 | 年内波动特征 |
---|---|---|---|
黄金(现货) | 3301.79美元/盎司 | -1.26% | 高位震荡,振幅约5% |
白银(现货) | 28.5美元/盎司* | -2.1%* | 剧烈波动,振幅超15% |
二、驱动因素:多空力量的角力
1. 压制因素:经济复苏与利率政策
流动性收紧预期:美联储“更长时间维持宽松”的基调虽未改变,但市场对加息周期尾声的担忧导致黄金ETF持续流出。
风险偏好上升:中美经贸共识等事件短暂削弱避险需求,COMEX黄金期货曾在5月单日暴跌2.23%。
2. 支撑力量:通胀与结构性风险
实际利率为负:全球债务规模突破历史峰值(美国债务/GDP达100%),低利率环境下黄金抗通胀属性凸显。
地缘政治:俄乌冲突、中东局势等事件仍刺激央行增持黄金,2024年全球官方储备需求同比增长12%。
3. 白银的特殊性
白银价格受双重驱动:
工业需求:光伏、电子产业复苏推动用银量增长,2025年全球工业需求占比升至55%;
金融属性:与黄金的长期价格相关系数达0.8,但短期易受投机资金影响。
三、未来展望:分歧中的策略选择
机构对贵金属后市判断呈现明显分化:
黄金:瑞银看多至3500美元(避险情景或达3800美元),渣打银行则预测未来7个月下跌10%。关键观察点包括:
美国CPI数据(若通胀超3%将强化黄金配置价值);
美联储政策转向信号。
白银:技术面显示28美元为重要支撑位,突破30美元后或加速上行。需警惕工业需求不及预期的回调风险。
投资建议:
组合配置:黄金适合作为压舱石(建议占比5%-10%),白银可小仓位博取超额收益;
择时工具:关注黄金/白银价格比(当前约116:1),历史均值80:1暗示白银或被低估;
风险控制:设置止损线(如黄金跌破3250美元需警惕趋势反转)。
结语
疫情放开后的贵金属市场,本质是经济复苏与结构性风险之间的博弈场。黄金的“避风港”地位未根本动摇,而白银则提供更高风险回报的选择。投资者需在动荡中保持理性,既关注宏观经济指标,也留意突发地缘事件对市场的脉冲式冲击。
: 中新经纬, 2025年5月28日
: 汇金网, 2025年5月28日: 和讯网黄金频道, 2025年4-5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