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金:动荡时代的“货币锚点”
截至5月30日,现货黄金在人民币市场报778元/克,较年初上涨近12%。这种强势表现源于三重驱动力:特朗普政府“黄金穹顶”防御计划引发市场对美元信用的质疑;美联储降息预期虽被推迟,但古尔斯比等官员暗示未来10-16个月可能开启宽松周期;更重要的是,各国央行持续增持——高盛预测2025年底金价或达3700美元/盎司,较当前水平再涨11%。这种“去美元化”的长期趋势,使黄金成为资产配置中不可或缺的压舱石。
值得注意的是,黄金投资已呈现多元化特征。除了传统金条、金币,上海金ETF等工具降低了交易门槛,天弘基金等机构更建议“将黄金视为权益资产长期持有”。正如2024年27%的涨幅所示,黄金在货币政策失效期往往能跑赢其他资产,这正是其作为“无息货币”的独特价值。
白银:被低估的工业金属
相比黄金的金融属性,白银更像一位“双面舞者”。5月30日COMEX白银期货上涨0.84%,但市场普遍认为其潜力尚未完全释放。作为光伏、电子产业链的关键材料,白银工业需求占全球消费量的55%以上。2025年预计供应缺口将达2.5亿盎司,相当于全球年产量的20%。这种供需矛盾在新能源革命加速的背景下尤为突出。
投资白银需要更敏锐的周期嗅觉。历史数据显示,白银波动率通常是黄金的2-3倍。例如2024年两者分别上涨33%和27%,但白银在贵金属牛市后期往往呈现加速上涨特征。当前33美元/盎司的价格,相比2011年历史高点仍低30%,这种“价值洼地”效应吸引着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。
策略:如何把握贵金属投资节奏?
对于普通投资者,贵金属配置需注意三个维度:一是明确目标,黄金适合作为资产组合的“稳定器”(建议占比5%-15%),白银则更适合捕捉短期波动机会;二是选择工具,国内投资者可通过沪金、沪银期货或ETF参与,避免实物存储成本;三是关注信号,如美联储利率决议、美国PCE物价指数等关键数据。
当前市场分歧集中在3400美元关口。技术分析显示,黄金若突破3350阻力位,可能开启新上涨空间,而32.5-33.5美元区间仍是白银多空争夺的焦点。正如分析师杨振金所言:“在特朗普政策与美联储转向的拉锯战中,贵金属的每一次回调都是长期布局的机会。”
站在2025年年中回望,贵金属市场正从“避险驱动”向“多元驱动”转型。黄金的货币属性与白银的工业属性,共同构成了对冲不确定性的双重防线。或许正如METALS DAILY所预言:当“灰姑娘”白银真正登上舞会时,这场贵金属盛宴才刚进入高潮。
: 行业新闻 2025年贵金属预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