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金价格近期波动解析:避险情绪与政策博弈下的贵金属市场
最近一周,黄金价格上演了一轮“过山车”行情。5月27日现货黄金单日下跌1.26%至3301.79美元/盎司,国内金饰品牌如老庙黄金、周六福等单克价格普遍跌破千元大关。然而仅隔三日,受美国失业数据疲软和美元走弱影响,金价又强势反弹至3342.6美元/盎司,单日涨幅达0.9%。这种剧烈波动背后,折射出当前贵金属市场正面临多重力量的角力。
驱动金价波动的三大核心因素
从近期市场表现看,影响黄金走势的关键变量已清晰浮现:
影响因素 | 近期表现 | 对金价作用 |
---|---|---|
美联储政策 | 年内预计降息3次,但7月降息概率降至27% | 利率预期变化引发短期震荡 |
特朗普关税政策 | 法院裁定违宪后又被上诉法院暂缓执行 | 政策反复加剧市场避险需求 |
美元指数 | 5月30日跌至99.32,创两周新低 | 负相关联动效应显著 |
值得注意的是,机构普遍认为这轮调整属于技术性回调。博时基金指出,前期金价过快上涨导致获利盘了结,叠加关税谈判突破带来的风险偏好回升,共同促成了短期抛压。而施罗德投资更预测,在矿产供应受限和央行持续购金的背景下,2030年金价或达5000美元/盎司。
白银市场的差异化表现
与黄金相比,白银近期走势呈现更强的弹性。5月30日COMEX白银期货收涨0.84%至33.44美元/盎司,其波动幅度普遍大于黄金。这种差异主要源于白银的双重属性:
工业需求:光伏、电子等产业扩张支撑长期需求
投资属性:市场规模较小导致价格更易受资金流动影响
正如和讯网分析所指,当全球经济复苏时,白银往往能跑赢黄金;而在避险情绪主导阶段,黄金的稳定性更受青睐。目前白银正处于32.5-33.5美元的震荡区间,需突破关键阻力位才能打开上行空间。
中长期配置逻辑未改
尽管短期波动加剧,但支撑贵金属走强的底层逻辑依然牢固:
美元信用弱化:美国“美丽大法案”可能新增3.8万亿美元赤字,历史数据显示财政赤字每扩大1万亿美元,金价平均上涨23%
滞胀风险:4月美国核心PCE物价指数仍达2.5%,高于美联储目标
央行购金:全球央行连续18个月净增持黄金储备
对于普通投资者,专家建议采取“逢低分批建仓”策略。国内沪金在750-760元/克区间已显现配置价值,而积存金投资者更应关注3年以上的持有周期。需要注意的是,近期需重点关注6月7日非农数据和美联储议息会议,这些事件可能引发新的价格波动。
总体来看,贵金属市场正处于政策敏感期。就像一位资深交易员所说:“黄金的每次深蹲,都是为了更好的起跳。”在不确定性丛生的环境下,合理配置贵金属资产仍是分散风险的重要选择。